主编: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
出版社: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
出版时间:2015-06-01
标准书号:ISBN 978-7-5403-3937-1
主编: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
出版社: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
出版时间:2015-06-01
标准书号:ISBN 978-7-5403-3937-1
“行虽微而旨趣远,出虽浅而寓意深”。我们读这本书,不能只摘取只言片语作为教条,如能从微中读懂那种高远的旨趣,从浅处看出其中所寓的深意,那么所得应该会更多于我们的。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辑 历史的责任
明确我们的历史责任
必须重视小学的《自然》课
从自然课诞生的历史看自然课的重要性
小学自然课改革面临的一个认识问题
小学自然课的教材教法必须逐步改革(叶立群、刘默耕)
小学自然教材审稿会简记
第二辑 学习与探索
自然课应给学生无价之宝
关于新编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几个问题
为起草新的自然教学大纲向四川、上海、天津等地同志征求意见
附:试教课例
试教新编《自然》第一册绪论课的感受(陈玉英)
我是怎样教《植物的果实》一课的(路培琦)
答复关于1982年起使用的新编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征求意见二稿)的八个问题
1982年起使用的新编小学《自然》第一册简介
附:反馈信息
小学生的一封来信(邵戈烈)
回忆母校北京育才小学的课外科技活动(李印)
自然课到底是干什么的
良好的科学基础启蒙教育对未来的积极影响
小学阶段科学教育要达到什么程度
1982年起使用的新编自然课本的教学艺术
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哲学基础
关于小学自然科研项目与湖北同志的商谈
愿新一代聪明更聪明
附:又快又稳的比赛
改革小学科学教育之我见
记兰本达教授的一节自然观摩课
第三辑 “六五”期间自然课改革成果小结
1982年起使用的新编小学自然教材的回顾
小学自然40年的几点反思
附:《那边山里有珍宝》的“编者按”
第四辑 研究资料
希望重视基础教育的基础理论的学习研究
只能用“改革”来“加强”小学的科学教育
自然教学沿革简述
我国传统的常识教材(辛安亭、刘默耕)
1949~1981年的小学自然教材
美国小学自然课的点滴情况
社会结构·思想体系·教学方法[美](兰本达)
社会、教育与“概念”的形成[美](兰本达)
《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中文版序言[美](兰本达)
评路培琦老师的《爬行动物》课教学[美](兰本达)
附:教学指导思想的转变是改革自然教学的关键(路培琦)
关于《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及其在中国》出版的一封信
附:《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及其在中国》前言 (刘沛生)
联合国亚太地区发展小学理科教学材料学习班报告(草案)
第五辑 枥下心曲
枥下心曲(小序)
七律辛未春分日抒怀
沁园春 学步沛生兄原韵,答谢湖北诸同志
附:沁园春 贺刘默耕老师73寿辰(刘沛生)
地衣赞——献给小学自然教师
祝贺《小学自然教学》复刊
第六辑 继火传薪
睿智的最后闪光
先行者的追思
小学自然教学的教学模式
自然课改革教学思想的核心
自然课改革的突破口
卓越的大局观
自然课改革怎样理解“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第七辑 群星灿烂
编者按
刘默耕老师的学生致“21世纪科学教育与刘默耕科学教育思想研讨会”的一封信
刘默耕老师的学生谈“50年前的自然课”
然教师是伟大的 伍绍祖
半个多世纪前的一堂自然课 李钊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使人终身受益 李瑞
自然课激发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卢伯英
播撒科学种子的刘默耕老师 曹连明
小学科学教育三剑客
三剑客之路培琦——从小科学迷到特级教师
三剑客之章鼎儿——我的特色与追求
三剑客之李子平——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武红老师和她的学生
刘晋斌教科学课《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附:从刘晋斌的天文兴趣小组走出来的天文学博士
乡村科学教师邓从新
附:蚊子、蜜蜂和小聂利
陈耀:科学教师的2049计划
附:我的科学老师
后记
再版后记